首页 > 新闻速递 > 行业资讯

老牌商业街需要怎样的坚守与变化

发表时间:2011-09-15 19:24:00  点击数:

  ●如同全世界各大历史文化地标都在面临挑战那样,我们的很多老牌商业街,能在地方、民族、全球三个层面上,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合理定位么?

  ●很多老牌商业街之所以能引领时代风尚,进而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纷至沓来,它首先是很好地满足了本地消费者的需求,而从来不会 “为了做旅游而做旅游”。

  ●主持人:本报记者 柳森

  ●嘉 宾:楼嘉军 (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主任、教授)

  解放观点:最近,在美国有线新闻网 (CNN)旗下旅游网选出的 “全球12个最名不副实旅游景点”中,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赫然在列。无论对此次评选结果认同与否,很多人在看到这条信息后,都有所思考。您听到这条新闻后,是怎样一个感受?

  楼嘉军:我的第一感觉是,这个评选还是 “挺有意思的”。上海向来是个道不尽说不完的城市,生活在其中的人,对上海的印象就十分纷繁多元。所以很多时候,大家都会说,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,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。具体到观光旅行,由于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把有形无形的尺子在那里量着,想必也一定是众说纷纭。

  解放观点:那么,您认为这次评选的 “有意思”体现在何处呢?

  楼嘉军:这次评选至少表明,在当下,当有一家世界知名媒体在试图对世界范围内一些大家公认的景点、景区评头论足时,我们的南京路也被罗列其中了。也就是说,被关注才可能被议论。

 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,享有“中华第一商业街”美誉的南京路的变化与发展,早已不是我们上海人、中国人自己的事。事实上,无论你来自何方,都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,对上海有一个相对主观却又不失独立的观察和判断。所以,从某种角度来说,这次的评选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提醒:让我们在当下乃至未来,思考 “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南京路变得更好”,我们的视野一定要放得更宽、更远些,恐怕得站在全国、甚至是全球的高度看这条老牌商业街。若能如此,这也是一次自我审视的契机。这次评选尽管引发争议,评价标准也有待商榷,但只要它本身不存夸大丑化之恶意,我们不妨欣然笑纳。

  解放观点:事实上,当人们读到这次评选对南京路的评价时,说自己“受到触动了”或者 “持保留意见”的并不在少数。也就是说,大家对评选本身的评价标准还是在意的。

  楼嘉军:如果细看这次评选列出的各大“名不副实”景点的入选理由,总体而言还是比较中肯的。他们认为,“南京东路在150年前就已享有盛名,大部分旅行指南都会因为它的历史而作重要推荐。然而,如今除了一些有年份的商店,它的历史感已不那么浓重。 ”通常,只要是个评选,一定会对评价角度有所设定。那么具体到这次评选对于南京东路的评议,我们会发现,他们把“历史感”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。

  此外,评选理由还说,“南京东路沿途的本地人不是很多。无所不在的各大品牌太过寻常,在上海其他各大商业街基本都能找到。 ”读到这里,恐怕连我们自己都会会心一笑。无论是“历史感的渐行渐远”,还是“本地化特色不鲜明”,类似的感受,其实一直以来为不少上海市民感同身受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这次评选不过是“捅破了一层纸”。

  所以,别看这些评语简明直白,有意无意间,却点到了众多老牌商业街的“要害”:全球化时代,如何使既有的文化生命得到时间、空间上的再延续?如何弥合“历史感”与“时尚风”之间的割裂与隔阂?如同全世界各大历史文化地标都在面临挑战那样,我们的很多老牌商业街,也能在地方、民族、全球三个层面上,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合理定位么?能否拿出诚意、勇气和智慧来回答好这些问题,恐怕刻不容缓。

  解放观点:事实上,这些年来,各地很多老牌商业街都在改造为 “步行街”,然后又不断推进商业结构升级,一直未曾停止过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尝试。但为何还是有很多游客,觉得 “难有惊喜”呢? “创造惊喜”和“历史感”之间是否又是一对矛盾?

  楼嘉军:对此,我们还真的要向历史虚心求教。譬如南京路,曾经是上海和中国的 “大马路”,一个独大的商业中心。这个地位的获得,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因素,却离不开南京路上各大商家对市场需求、时代风尚最迅捷、敏感的捕捉与体贴。那么,反观今日,我们对市场需求的反应,是否还是那么快呢?

  其次,历史上的南京路虽有 “四大公司”、 “四大建筑”等独领风骚,但 “四大公司”从来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百货商店,从外滩、南京东路、静安寺路 (今南京西路)、西藏路一路徜徉,所有来客能够一路收获的,除了购物、消费,还有文化、娱乐、休闲各个方面扑面而来的新奇与惊喜。所以,后来也就有了上海人喜欢 “逛马路”的风尚。很多人到南京路去,实际上是去“玩”的。所以,后来哪怕是南京路沿途的那些支路,也会犹如“毛细血管”般充满了海派文化的张力,各种规模、格调的剧院、书场、茶馆、咖啡馆遍布其间。毗邻的福州路也成为一条底蕴深厚的“文化街”。时至今日,这种文化意义上的辐射力是否依然?

  再则,历史上的南京路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:“南京路究竟满足谁? ”历史表明,很多老牌商业街之所以能引领时代风尚,进而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纷至沓来,它首先是很好地满足了本地消费者的需求,而从来不会“为了创造惊喜而创造惊喜”、“为了做旅游而做旅游”。也就是说,哪怕时尚繁华如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、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、日本东京的银座,它们首先是依凭着一方水土本有的文化基因生长起来,从来就是本地居民生活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。由于其内生性,其独特魅力浑然天成,便少了人工铸造之感。

  近年来,上海市民中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,“世界人的陆家嘴,中国人的南京路,上海人的淮海路”。换句话说,随着各大商圈、商业密集街区的次第兴起,商业街区的文化生命,早已扩展到各个角落,在整个城市得到延续。但环顾整个上海,能享有150年历史文化资源积累的“大马路”,可有他处?这恐怕是南京路最珍贵的优势。(来源:解放日报 柳森 楼嘉军)